“我们社会一般人来说很难去为了返点卖货给朋友,尤其是他买了学习之后进行自动入会,也能看到学生自己卖一个能赚多少钱,那就可以知道我这个就是所谓中国朋友也是赚了他多少,那我是退他反点还是持续不退?不退心不安,退了我还推荐他干嘛?”

范登书友会每年支付365元。起初,他们给了一个朋友一百多块钱加入,但后来他们发现没有人愿意分钱。才知道这帮书生都挺高尚的‘自爱’,不想让朋友认为自己只是为了钱而分享。后来,它改为分享点,分只能交换书籍,为了分享书籍,这也可以被迫分享更多
“而且三级分销这种商业模式就很难做通,您看看身边哪个传统老板做三级分销把产品卖飞了?很多我们听说过的三级分销,根本不是靠卖产品赚钱,而是拉人头,收入会费或代理费赚钱,什么交168元入会费送200元产品,那些杂牌产品估计50元都不值……”
1
只做一级直销
那位大哥已经没有找好一种社会职业做一级企业代理,可以进行销售得返利,因为一个涉及中国商业信息秘密我就不能写了。我的建议是激活学生这种选择职业,只做一级直销,也就是我们只有这样他们能得到返利。如果有其他用户管理发展以及用户,可以学优步与滴滴的方式,双方都给奖励,可以是积分或礼物。把二级和三级的分销钱省出来,做营销实践活动,比如传统节日特价、拼团、砍价或其它玩法。
2
数据给你找代理
在后台监控到有用户能在一定时间内推荐好几个用户的,运营人员直接联系这个百里挑一的“关键意见领袖”,问他愿意做“推广大使”(就是一级代理)吗?如果愿意,可以把他的积分换成可提现的返利。

3
不是积分的错
很多传统行业做积分商城,但发现用户没什么粘性,有很多积分也不换,或根本不去签到白捡积分(当当连续签到七天给礼物,悦哥没一次能坚持到七天图片)。其实这不是积分的错,要么是你把积分兑换的门槛设太高了,比如几十万积分换iPhoneX,要么是为了控制成本,兑换一些没听过品牌的所谓好产品(你把这杂牌卫生巾夸上天,我也不敢兑换给媳妇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