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营销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管理系统 » 正文

我就是我,自由走上真爱的旅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0  浏览次数:2491
核心提示:  6月25日,参加了市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的倾听就是爱公益心理沙龙,来自新加坡的宇鸣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富亲和力的笑容让我
   6月25日,参加了市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的“倾听就是爱”公益心理沙龙,来自新加坡的宇鸣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富亲和力的笑容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美丽的老师。接下来连着三个周日参加了她带领的萨提亚自我成长系列工作坊。
  
  三周的时间,三天的学习,从非凡的自己、懂得爱、重建希望为主题的学习中,认识自己身上的非凡力量,懂得爱是一切的解答,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带上勇气走出恐惧与迷茫,重新与自己的内在联结,把握好当下,去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带着收获,带着感动,带着不舍,满怀着希望,走出工作坊,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然而,那一幕幕触动心灵的场景,依然留在脑海中。
  我就是我,自由走上真爱的旅程
  (一)拂去杂草寻宝,认识内在小孩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成长过程中有阳光,有雨露,有和风细雨,也有电闪雷鸣。生命会得到爱的滋养,也会受到伤痛的污染,我们需要以非凡的勇气打开伤口,成长中慢慢疗愈。我们沿着与生命和解,与关系和解,与自我和解的方向去走,就会走向希望,走向自由,走出生命的灿烂光芒。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生活在恐惧里,恐惧死亡,恐惧亲人的抛弃与离开。这就形成了以生命本质为圆心、以脆弱易受伤害的中间层、以自我防御为保护层的同心圆。我们需要揭开保护层的面具,带着勇气面对一路走来的创伤,见证我们的生命本质:爱、信任、纯真无邪与沉静放松。
  
  内在小孩就是孩子般的敏感、直觉力、好奇心、想象力、天赋智慧和感受感觉的能力,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和成长而改变或衰退(选自玛格丽特•保罗博士《你爱自己吗》)。
  
  当我们年幼时,因为我们的心灵经常不能得到满足和安慰,使得我们的内在形成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他所遭受的伤害的,但是身为成年人,我们有足够的成熟度,就像安抚、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一旦我们的内在小孩得到了疗愈,他的喜悦、创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质就能毫无阻拦地表达出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小孩:有着深沉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的内在空间。喋喋不休的头脑、焦虑的情绪波动、成天忙忙碌碌的脚步、无法安在当下的心灵,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受惊吓内在小孩的表现形式。生活中,有多少亲密关系,从最初的相互吸引、彼此相爱到争吵不断,争吵往往发生在彼此被各自的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也往往发生在对事情的态度与看法上。争吵一旦开始,双方都紧张易怒,对彼此的反应神经兮兮,火势渐猛,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抱怨、指责,不得安宁。
  
  惊吓是造成许多习性和机械反弹行为的直接因素,比如:爱发脾气、易怒、喜怒无常、逃避退缩、期待与任性、上瘾行为、幻想等。我们在寻找生命困顿的诸多原因时,常常会弄得焦头烂额,但是一旦开始探索自己的恐惧,我们就会直探源头。
  
  真爱的旅程
  
  (二)揭开恐惧的迷雾,安抚内在的伤痛
  我就是我,自由走上真爱的旅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着童年的烙印,并带着这份影响延续到他或她的婚姻中的亲密关系。
  
  在大家依照内在小孩的体现方式不自觉的对号入座时,大家纷纷把兴趣转向出生排序,并发现家里的出生排序对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老大为人厚道、责任感强。由于老大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很受父母重视,因此承担家庭事业的责任往往落在老大身上,此外,老大还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们的生活压力更大。父母对老大的爱不是溺爱,而是更严格的爱,因此,老大一般性格顽强,比较厚道。在婚姻关系中,老大更容易承担家庭的责任,婚姻关系一般比较稳定。但老大往往过于强调家庭的责任,如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夫妻关系。
  
  中间孩子或随和优秀或桀骜不驯。俗话说,头生稀罕,老生娇,吃苦受气半当腰。对于中间出生的孩子来讲,他们既没有得到父母对老大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对老小的宠爱。他们面临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的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他或她必须以极大的不同来引起父母的关注、被看到,长大后在其生活的环境中,也同样会以极大的不同来引起权威或他人的关注。在处理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中,他们得到了锻炼,往往具有更好的交往、适应能力。由于其生存环境特殊,进入婚姻当中,很容易影响到亲密关系,使伴侣受伤、受累。
  
  老小多聪明乖巧与任性。作为父母最小的孩子,老小往往得到更多的宠爱。老小一般都很聪明,他们从小受到哥哥姐姐的照顾和训练,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了学习。比起同龄人,他们更多的是大孩子的思维,智力开发得比较早。由于父母对老小一般没有承担家庭重任的期待,老小的生活环境压力小、比较宽松,因而性格通常比较灵活、快乐。由于经常受到照顾,他们会表现出任性或乖巧的特点。在婚姻关系中,他们则多以自我为中心,关注对方少一些。
  
  显然,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并不仅仅是出生排序,还有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相处模式、应对方式是很关键的因素之一。
  
  触动很深的就是家庭雕塑环节,一位朋友带着极大的勇气,面对早年伤痛的一幕情景。原生家庭里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她的心底留下很深的伤痛,心灵深处有一个深受伤害的内在小孩。致使多年后带着这份伤痛走进婚姻,不知不觉间复制了父母的婚姻模式,不知不觉间纠结在父母的关系中,不知不觉间以受害者的心理指责亲密关系中的伴侣、感受不到对方的关爱,不知不觉间把幼年的伤害延续给自己的孩子。看着呈现在眼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恶言恶语的母亲,冷眼相对、怒气满面的父亲,一个弱小的孩子胆战心惊地处在被忽略的一边,朋友忍不住失声痛哭,大家都忍不住跟着落泪。当看到长大的自己,纠缠在父母的关系里,复制了他们的模式后,恍然明白自己连同痛苦一块进行了复制,相互的纠结、位置的错乱、问题矛盾不断。
  
  我们之所以会一再重复这些行为模式,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看到事实的真相。
  
  当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为自己选择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有为自己的人生应负起的责任。
  
  当理解不能再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从父母带给自己的阴影中走出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不断地成长自我。
  
  当明白归位的需要、安位的重要、放下的必要后,那位朋友多年的头昏得到了缓解,感到了未有的轻松。
  
  对于恐惧,我们可以逃避我们所害怕的,也可以带着觉知去面对。当我们借由简单的关照,与痛苦、不安和恐惧待在一起,不抗拒也不试图改善它时,我们就能发现一份觉知,从而摆脱它对我们的控制,开始不同的选择。当心中的阴影散去之后,轻松、爱、喜悦、感恩、宁静就会像花儿一样在心中开放,如纯净之水一般在身体间流动。
  我就是我,自由走上真爱的旅程
  真爱的旅程
  
  (三)看内在小孩的形成,开启真爱的旅程
  
  在舒缓的音乐中,宇鸣老师轻柔的引导下,冥想中,自己回到了婴儿、幼儿、童年的时光,与此同时交叉出现的画面是另一个婴儿、幼儿、童年,那是我的女儿。
  
  安全感期(0-18个月):在柔和的光下,一个被层层包裹在柔软的襁褓中的婴儿,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光洁、白胖的脸蛋儿上挂着安静的笑容,朦胧中母亲柔软的手抚摸着,下班回来的父亲欣喜地看着,小小的“我”;另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偎在我的怀中,睁着同样一双明亮的眼睛,冲我甜甜地笑着,对我咿咿呀呀的说着,我臂弯里的娃娃被我呵护着、听我教引着。
  
  婴幼儿期(18个月-3岁):小小的我趴在比我年长九岁的姐姐背上,任她为我扎满头的小辫与花朵,吃着她为我煎的鸡蛋,听她为我唱儿歌。小小的我会走了,会跑了,打针发炎了,昏暗的灯下,父亲母亲为我换药,炎热的夏天在母亲的背上一趴趴了两个月;另一个小小的身影,一岁半的年纪被送到幼儿园,坐在幼儿园老师的腿上,扶着幼儿园大门等着上班的妈妈接她,挥着小手告诉妈妈:"你歇歇吧,我跟着舅姥姥回家。”坐一坐、讲一讲、画一画,《婴儿画报》与《幼儿画报》的故事装在了脑海中,在爸爸的背上骑大马,在爸爸的大猩猩表演中哈哈直乐。
  
  幼儿期(3岁-6岁):一个可爱调皮的孩子与母亲嬉笑玩闹、抓手心、挠咯吱窝,比比看谁不笑是好人,一个爱臭美的小姑娘起夜时,站在板凳上对着昏暗的灯光照影子,母亲东找西找找不见,后来发现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拿着剪刀在修剪头发;另一个聪慧伶俐的小姑娘,站在舞台的中央扭着小屁股、唱着儿歌,在海边的沙滩上踩着水花,被爸爸高高举起做展翅飞翔状,静静的夜里,与妈妈各捧一本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童年期(6岁-12岁):上学了,拿到100分高兴地寄给父亲,自由地、任性地,放学后书包往家里一放与伙伴们踢毽子、捉迷藏,把拖鞋向前一踢,光脚走在去书店的路上,出差的父亲带回一本本画册,那是最得意的时光;另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上学、放学、去书店的路上讲着自己编的故事,捧着《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小公主海蒂》等,书成了童年里最好的朋友,学习成为童年里重要的事情。
  
  相互交错的情景里两个小姑娘,让我看到了这时的你那时的我,看到了相似,更看到了不同。明白了情绪化的妈妈带给孩子的影响,懂得了爱、倾听、陪伴的力量,体会到不经意间的言行举止会在一个幼小的心上刻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好的语言如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恶的语言却比刀子还要伤人。我们用几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学会闭嘴,告诉自己牢记:闭上嘴巴,苍蝇永远飞不进来。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的那样:“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影响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影响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形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决定你的命运。”
  
  当现在的“我”拿起笔,分别写信给当年那个婴儿时的“我”、幼儿时的“我”与童年的“我”,不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感谢我的姐姐与哥哥,感谢那些支持帮助我的人,感谢自己——怀揣着美好与希望,懵懂中长大,跌跌撞撞中前行,以坚实的脚步走在自己的生命之旅。
  
  当用左手替那个小小的我与自己写信时,看着不自然的握笔,歪歪扭扭的字迹,惊然发现:当年的我写出第一个字时父亲母亲该是惊喜与欣赏的,女儿写出第一个字时我除了喜悦欣赏,也还有指教吧,多么的相似又不同啊。
  
  克里希那南达说:“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生活在“丛林”里还是“花园”中。在丛林里,我们被生存竞争、成功或失败、形象表现的价值所左右,我们要压下害怕的情绪,要强迫使用补偿行为去避开自己的脆弱恐惧,不然就是等着垮下来。在花园中,世界应该是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空间表达他或她自己。在花园中,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都是被接受的。”
  
  系列的学习与探索,让我明白了自我成长的方向。我会带着爱与勇气迈着成长的脚步,相信在经历内在彩虹般的自我探索历程后,终会得到最后的结晶:爱、倾听、陪伴、尊重与信任。
  
  一路成长,一路探索,一路呵护,一路关爱,祝福自己,祝福亲爱的人们——
  
  带着觉察,与自己同在,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负责,学会合理的表达与拒绝,也允许自己出错,勇敢地面对问题,尊重生命中每一个遇见;好好爱我,好好生活,好好地走在这生命的路上;不断地成长自我,体验生命的意义,让生命绽放光芒,自由走上真爱之旅!
  
  耳边响起一首动听的歌:
  
  你是否还会牵挂我,我最亲爱的朋友啊,当我决定放下所有,走上去自由的路;
  
  你是否还会陪着我,我最思念的亲人啊,都已经告别昨日,驶向去未来的路;
  
  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天空一样坚强,在这曲折蜿蜒的路上,体验生命的意义;
  
  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大地一样宽容,在这艰辛放逐的路上,点亮生命的光芒。
  
  
 
 
声明:本栏目发布信息仅代表稿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新闻视频